|
10月14日,星期三(第一天) | |||
9:00-10:30 | 大会开幕式(W201) | ||
10:30-12:30 | 主旨发言(W201) 主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推动能源发展转型 |
||
12:30-13:30 | 午餐 | ||
会议室编号 | W201 | W105 | W102 |
13:30-15:00 | 主题论坛 能源互联网与电力改革 |
全球风电技术发展态势 | 海上升压站与海底电缆 |
15:00-15:30 | 茶歇 | ||
15:30-17:30 | 主题论坛 能源互联网与电力改革 |
风电前沿技术与概念 | 中国海上风电安装能力 |
10月15日,星期四(第二天) | |||
会议室编号 | W201 | W105 | W102 |
9:00-10:30 | 企业家论坛 制造商专场(I) |
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 技术(I) |
风电场运维技术和经验(I) |
10:30-11:00 | 茶歇 | ||
11:00-12:30 | 企业家论坛 制造商专场(II) |
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 技术(II) |
风电场运维技术和经验(II) |
12:30-13:30 | 午餐 | ||
会议室编号 | W201 | W105 | W102 |
13:30-15:00 | 海上风电开发论坛 | 风电机组诊断与优化 | 设备检测与质量控制(I) |
15:00-15:30 | 茶歇 | ||
15:30-17:30 | 全球风电投资机会 | 主题论坛 风电场运维及市场模式 |
设备检测与质量控制(II) |
10月16日,星期五(第三天) | |||
会议室编号 | W105 | ||
9:00-12:00 | 圆桌论坛 中国风电十三五展望 |
||
12:00-13:30 | 午餐 |
姚兴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转型是当前我国能源行业面临的紧迫任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各种政策的出台为风电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风电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当前,"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工业和信息化技术革命已成为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力。风电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占据这场技术革命的最前沿。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大创新力度,开发创造更加智能、可靠的风力发电设备。我们相信,随着风力发电、能源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风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开发和应用方面将更加灵活、便利。风力发电不仅将成为这场革命的积极参与者,也将随着这场技术革命的推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
朱明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能源供需特别是电力供需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与此同时,包括电力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项改革措施正在稳步推进,未来的产业管理、电力运行将出现根本性的转变。这些新形势、新情况对我国风电产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三五"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也是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期,要落实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战略部署,就意味着,在"十三五"期间要对能源生产、消费、体制、技术发展等领域开启根本性的转变。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十三五"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15%。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期间,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实现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转变,应该是"十三五"规划以及行业管理的主基调。 |
Patrick Haverman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化代表处国别副主任![]() 与此同时,在本世纪末气温上升幅度被限制在2℃以内,这一目标眼下看来已经很难实现。有预测表明,实际的上升幅度很可能在3-6℃,这将是一个在严峻的现象。所以,我希望今年年底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 在全世界范围内,风电已经达到约400吉瓦的装机容量。联合国鼓励全球所有公司、社区和政府继续在风电领域加大投资,而公私合营的模式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即PPP模式。以风电项目为例,当地社区可以从中分享到风电投资的好处,尤其是在一些贫穷的地区,更需要这方面的支持。 可以确定的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持续促进风电发展相关的研发和应用,也愿意将一些创新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在中国落地开花。 |
||
Anders Carsten Damsgaard 丹麦驻华大使![]() 作为风电研发中心,丹麦不仅有全球领先的风电整机制造商,还有风电设备的零部件供应商、软件开发商、设计工程师等,他们表现活跃,对推动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幸运的是,在这场能源革命中,丹麦并不是单枪匹马地在努力,中国等其他国家也在快速完善能源系统。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我们正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利益,所以中丹两国政策在能源领域已经建立了非常广泛的合作。丹麦作为一个小而开放的经济体,愿意对中国公司敞开大门,以在非常开放的态度进行知识和经济的交流。我们欢迎中国企业来丹麦进行风电领域的投资,丹麦公司也愿意和中国的生产商、开发商分享技术和经验,使双方共同获益。 |
石定寰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风电制造大国,同时也是风电应用大国。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00吉瓦的规模,占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十多年前,中国的风电装机,主要依靠国外援款或者国外政策的贷款购买国外机组,但是今天,由中国研发、制造的风电机组已经占领了国内主要市场,并且中国的风电设备开始出口,为全球的风电事业做出贡献。这个巨大的变化源于中国政府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所制定的正确的发展战略,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 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的发展,离不开德国、丹麦等一些国家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帮助和鼎力支持。同时,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发展,因为中国已经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力军,无论是市场、投资,还是在全产业链中,中国都已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 |
Kluas Rave 全球风能理事会理事长![]() 这场变革席卷了各大洲,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这是很多人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也就是说,我们以前在会上讨论的各种发展规划,最终变成了现实,我们所做的关于兆瓦级发展的计划,并不是纸上谈兵。几周之后,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巴黎召开,我们希望这次大会比上一届更成功,能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快速变化,风能和太阳能都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在过去的20多年里,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都在下降。2015年世界范围内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400吉瓦的级别,根本全球风能理事会、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装机容量将会翻倍,从400吉瓦增加到800吉瓦。 未来能源市场的全球化、非集中化、去碳化将成为趋势。在现有的成绩上,我们要进一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可以确定有一条可持续的道路走向未来,我们可以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投资更为绿色的项目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
李鹏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处长![]() 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关注相关政策的落实,而不是仅仅关注规划目标,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只有依靠不断的技术进步,将风电成本降下来,风电行业才能提升竞争力。一些管理措施也会做相应的调整,简政放权的工作还会继续推进,同时加快市场机制的建立。 因此,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首先要尽快解决补贴资金的落实,确保整个行业现金流和资金链的健康;其次,尽快制定和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全行业保障和收购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光伏发电的限电和优先发电权的问题;再次,我们将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对各省、市、自治区设定风电的发展目标,同时还将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简化风电项目的市场准入,同时采取信息化的手段,进一步提高补贴资金的发放时效,减少大家的财务成本。其中,我认为"十三五"时期,风电行业最重要的是通过市场竞争推动风电开发成本的进一步大幅下降。 此外,我们还要敢于改革和创新,更加注重发挥地方政策和行业有关方面的主观能动性,统筹考虑增量和存量的问题,更加关注国际市场。 |
郑方能 国家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处长![]() 推进能源革命的目标,总体思路还是以节能为本,打造一个安全低碳的能源体系,还要依靠创新驱动,同时依靠市场来主导,2020年要实现以下目标:一个是到2020年将化石能源的总量控制在38亿吨标煤以内,同时建立煤炭的高效开发利用, 便煤炭的占比进一步下降到60%以下。同时要建立油气开放、灵活的保障体系,大幅提升天然气的占比,进一步推进非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应用,非化石能源到2020年占15%,2030年占20%。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规划了六条路径:第一,清洁高效地利用煤炭,推动煤炭的转型;第二,集中与分布式协调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促进低成本可再生能源技术协同发展,实现可再生能源在我国未来5-10年能源增量中占主导地位;第三,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的智慧能源网络;第四,发展新一代核能;第五,实施"稳油增气"措施,提升非常规油气的开发;第六,要考虑未来能源领域的一些颠覆性的技术。 总之,实现能源革命,不仅需要我们从战略层面做好统筹协调,同时,要保障能源革命的推进,需要我们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健全适应能源革命的新体制。 |
Sebastian Meyer 安元易如研究与咨询总监![]() 中国的电力市场还不是真正的市场,但正在朝着具有真正意义的市场方向发展。好消息是我们现在看到一些政策正在改变。在第一轮电力体制改变中,中国厂网分离,而现在又推出了大用户直购电、发电权交易等政策,正在进行的这个电力改革,也在影响着整个市场。 对于弃风,要把发电方引导到用电高峰地区,减产跨省交易,才能真正发挥很大作用。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假设,可能还不太成熟,即建立省级交易平台,就是把大型的发电企业和大型的工业用户结合起来,然后通过平台来收费。 现在有很多政策和实验,想要让中国的电力市场进一步得到解放,如果成功展开,它带来大量的机遇,极大提高效率。但是电网也必须得到激励,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调度可再生能源,以优化的方式管理配电。这可能意味着一些额外收费,或者是奖励,或者是成本的增加,这样才能够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来增加调度的灵活性。 |
||
王仲颖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 目前,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要实现这一愿景,要坚持"三线"发展的理念,第一是底线,到2050年,中国的GDP要达到282万亿,这是2010年GDP水平的7倍;第二是红线,经济的发展需要能源的支撑,为了完成这一底线,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要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能源活动引起的排放要降低到20世纪80年代的排放水平;第三是生命线,为了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必须依靠低碳绿色的电力这条生命线来支撑。同时,要坚持"非零和"的社会发展宗旨。 要实现这一愿景,需要我们在未来五到十年,建立起一个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让智慧能源无限作用的电力市场。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智慧能源无所不及的智能电网。 未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成为电力能源的重要支柱,2050年,风电装机将达到24万亿千瓦,太阳能发电将实现27万亿千瓦,以支撑我们的能源消费革命。我相信这一发展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未来,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不仅将带来能源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还将助力重现碧水蓝天。 |
Steve Sawyer 全球风能理事会秘书长![]() 目前,全球风电装机的分布也较为集中,以前,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机会是均衡发展。但是过去的四五年中,因为中国风电市场的增长,亚洲在年度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这两项数字方面都远远超过欧洲和北美。其他的变化则来自一些新兴市场的发展,比如拉丁美洲的风电装机有所增长,南非引领了非洲风电市场的发展,还有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和埃及的风电市场也在不断增长。 从现在到2020年是电力行业非常重要的时期,很多国家的排放会达到峰值,如果不采取措施,全球温度就会升高2℃,所以这是我们在今后五年半里必须要应对的。我们需要关注几个领域,一个是能效,其实提高能效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方式;其次,要进一步促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前,风电是最具有成本效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可以大幅度地减产排放。我们认为,到2020年,每年都可以实现100到102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所以,我们会通过不断努力,使得即将召开的2015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进一步推动减排量的增加。 |
Paolo Frankl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项目总监![]() 近5年来,全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增长迅速,未来5年,全球将有62%的新增发电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55%来自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2005年,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仅占全球发电量的10%,2014年已增加到25%。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为37%。 目前,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来看,风电是最便宜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比风电稍高。以往,可再生能源主要依靠技术驱动,不断降低发电成本,未来,融资成本也将关系到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在中国,要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来进一步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过去,由于欧美一些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不稳定性,导致陆上风电的装机量出现了很大波动,而中国最主要的问题是并网难的问题。印度则在风电开发的起步阶段就同时考虑也电网接入的问题。 2014年,葡萄牙90%的电力需求都来自风电,所以,大容量风电上网是可以实现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这涉及到电网、储能、需求侧响应,以及发电侧响应这四大关键环节。 |
||
Nicolas Alexander Oetzel 德国能源经济部能源转型事务司副司长![]() 除了这一总体目标外,我们也制定了三大重要的战略目标。首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其次,在能源供应方面,我们希望减少对化石能源的进口,并逐步淘汰核能,因为我们认为它不安全;第三,依靠新技术和创新维护方式并改善我们的竞争力。 我们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里程碑,2010年,我们制定了能源发展的长期战略,提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这两大能源战略的核心支柱。此外,我们制定了监督计划,每年都会监测我们的能源规划是否按计划完成,从而根据能源发展的具体情况来不断调整我们的能源政策。2011年,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后,我们提出到2022年以前,彻底关闭核电站的决定。 2014年,我们实现了28%的发电来自可再生能源,但是这一成绩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并网方面的挑战,对电网的灵活调度、调峰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此,我们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就是如何大范围地接纳可再生能源的阶段,这需要我们改革可再生能源的支持系统,以消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为此,我们在电力市场中引入了公开招标系统。 |
王海波 金风科技总裁![]() 金风科技较早确立了能源互联网实施的定位与使命,以提高技术和能效为目标,致力于推进新能源的竞争性。新能源运营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把新能源的利用、能源互联网和金融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金融渠道,完全可以创新未来新能源的行业格局。 能源的未来是创新的未来。未来的能源世界是可连接、可计算,可预测且可靠的。能源世界将不再是一个堡垒,人人都可参与能源社会的建设并且拥有自己喜欢的能源形式。金融创新是未来能源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市场将引导我们对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展开持续探索。可再生能源终将在经验、数据和技术的支撑下,成为人类的最重要资源。 |
曹寅 信达证券首席研究员![]() 能源互联网对能源行业发展的影响,将通过可再生能源、储能、智能电网和数据层等四大应用版块得到充分体现。能源互联网也是商业模式上的互联和大融合,可再生能源会逐渐形成生态圈,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核心。智能电网是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纳的重要基础,支持需求侧管理,将会带来巨大的节约潜力和社会效益。储能是实现能源生产和利用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解耦,未来十年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能源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能源行业的数据量正在飞速增长,能源企业正在主动拥抱数据,但能源行业数据利用还处于初期。 |
||
张雷 远景能源总裁![]() 这一机制最核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人、人工智能、智能软件平台。首先,个体的人将对整个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试想上海三分之一的汽车换成充电汽车,所需的电量巨大,如果同时充电,也将对电网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人工智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包括智能的发电和智能的用电、储电。2011年我们提出了智慧风场体系,经过几年,我们帮美国最大的独立新能源公司管理整个资产,做到每个风电场与每台风机之间实现有效通讯。目前,欧洲几大能源公司也纷纷使用我们的能源体系。 未来我们如何在能源互联网这一潮流中抓住机遇变得在非常重要。互联网的延展过程中,从20年前开始出现了多家互联网企业,到最后变成几家大企业,能源互联网也将延续这一发展趋势,未来也将出现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将能源互联网发展成为一个理性、繁荣的生态系统。 |
刘敦楠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能源领域的供应、消费模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能源供需结构将日趋扁平化、用户与能源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更为紧密,用户也将完成由"纯消费者"向"消费者与生产者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在能源产业转型的关键时刻,能源领域企业应当实现由单一能源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应商的转变,并且加强与用户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抓住能源互联网机遇,企业应当重点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信息技术的影响,即大数据技术在电网企业的应用;二是新商业模式的影响,即交易平台和支付渠道的升级("最后1米");三是新政策环境的影响,即灵活用电与增值服务。 |
康鹏举 GE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总经理![]()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行业的边界需要重新定义。早期的风机就是机械和电气的,供给一个孤岛或特定的用户。如今,通过先进传感、电力电子和先进控制,已经做到了智能风机的层面。未来我们相信,还会演变成智能连接的风机,包括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之间的互联。GE正在由智能风机制造商向智能连接的风机制造商转变,正如GE总裁所言,"昨天睡觉时还是工业企业,今天醒来已是一个软件和分析公司。"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机器一定要做到智能,智能机器最终目标就是像人一样能够感知,实际上也就是说软件定义机器。同时,机器也应该是与云端连接的,任何高端的功能都可以做进去。将风机接入云端,实现整个风场的优化控制,其效益的显而易见的。 |
||
朱俊生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高级顾问![]() 回顾历史的同时,我们在非常感谢包括一些国际机构在内的全球风能界的朋友对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事业的支持。今后,我们愿意同全球风能界的朋友们继续加强合作,为实现低碳社会、绿色世界,以及实现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的梦想做出更大的贡献! |
褚景春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
刘琦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副总经理![]() |
||
余绍清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
徐东福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
龙辛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
Christian Venderby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集团高级副总裁![]() |
勾建辉 南高齿齿轮集团董事总经理兼总裁![]() |
Marc De Jong 艾尔姆风能叶片制品有限公司CEO![]() |
||
屠运武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曹志刚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执行副总裁![]() 具体怎么做?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气象预测,在恶劣气候来临之前进行策略优化,考虑设备如何能够在极端情况下有更好的载荷去持续发电,以规避一些灾难性的风险。再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数据进行归集和计算,修政设计,以缩短从样机到产业化的过程,并尽可能保证一次成功。 |
Alvaro Bilbao Moran 歌美飒风电CEO![]() 在过去的15年里,我们不仅把产品引入中国,针对客户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我们还在中国建立了一个非常强大的产品生产中心,并能获得世界级的供应链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了非常强大的本地团队。 在适应本土要求方面,一开始我们只关注中国西北部有强风的地方,现在我们还推出了G97(低风速型风机),能够适应极端的天气情况,以及一些客户的特殊要求,比如在高海拔地区的风场。我们希望未来能提供更多新的风机,响应中国市场的各种需求。 |
||
张雷 远景能源董事长![]() 五年前,远景曾制造了第一台碳纤维主轴的风力发电机,目前这台风机已经成功运行了三年,而且它还是一个局部变桨的模块化叶片。对电力行业来说,我们必须要思考和挑战传统规则,不仅从系统层面,还包括风机零部件的层面。 |
Alfredo Parres ABB集团高级副总裁、ABB全球风电行业负责人![]() 五年之后,我相信,通过风电技术创新,能源成本会出现大幅下降,同时ABB的市场份额也将继续增长。 |
温建仁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我和我的团队,和所有的员工讲,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或者说只有些微的差别,但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有价值的,每个人在这个岗位上的每一天要创造价值。我们称其为"价值量",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可以衡量,可以对标,是有血有肉的。 只要把这个体系做好了,整个企业就是一盘棋,上下齐心。行业风云变幻,明阳既要抓住机会、迎接未来,也要做好渡过危机的准备。 |
||
陈淳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直到昨天,我突然释然了。之前陆续离职的人,昨天都聚取中材展台,谈起对中材的感情,也分享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仿佛失散的亲人又聚在一起。由此我想到,整个行业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今后,大家可以在全行业的大背景下共同研发、合作、分享成果,不见得非要培养自己的人才,企业也有责任为行业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此我们也启动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 |
李枫 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可再生能源事业部总裁![]() 对风机制造商来说,在整个产业链中,需要做收益率等各种预测。比如,我们的团队要到现场了解,这条路能不能修通,现场有需求可能需要村委会批准并通过投票表决,而有些村民节假日才能回来投票,这决定了是否可以租用临时堆放场地等。可能很多业内人士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但不代表这些延期现象是正确的。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行业更规范、更健康地发展。 |
杨震宇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几年来,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塔建自己的创新体系,完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并于今年6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中国缺少科技创新平台,所以,我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开放的,大家都可以来这里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这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
||